天下雜誌:合隆毛廠父子和解、宏碁養出小金虎 企業傳承須大膽授權,AI也能助攻

2024/07/17 天下雜誌

2024天下經濟論壇(CWEF)夏季場

照片人物:由右到左。圖片來源:王建棟攝 周幸蓉 |宏碁資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忠仁 |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、元智大學管理學院;特聘教授、院長 陳焜耀 |合隆毛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余常任 |杰倫智能科技全球業務總經理

企業培養接班梯隊是一大課題,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、宏碁資訊總經理周幸蓉在2024天下經濟論壇(CWEF)夏季場分享,從傳產到科技業,如何妥善安排接班人力。杰倫智能科技全球業務總經理余常任更指出,企業除了單打獨鬥,有AI輔助更能順利傳承。

合隆毛廠今年邁入116週年,這個全球市佔第一的羽絨世家,經營權已傳到第五代。

「大家都問我,你要傳真的還是假的?」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在2024天下經濟論壇(CWEF)夏季場指出,2015年正逢60歲的他,心裡想的是「雙引擎」,要和34歲的兒子陳彥誠共同運作公司。

本場對談,由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忠仁擔任主持人。

合隆毛廠》適度授權走往好方向

然而,雙引擎談何容易?父子對公司決策沒有共識時,仍然吵到不可開交,還要請政大企業研究所教授到辦公室當公道伯。陳焜耀說,磨合過程讓他學會從批評、爭執,到為兒子鼓掌、當啦啦隊。

陳焜耀回首1990年,自己從父親手中接下企業,父親只留給他一億元資本,不久便因病過世;危機卻成為陳焜耀掌握羽毛加工市場的先機。

他肯定地表示,一家企業要好、要打世界牌,不能不授權

當合隆毛廠現任董事長陳彥誠意識到羽絨化纖技術的重要性,主張與義大利客戶合資設廠時,陳焜耀從不認同到放手;從客戶反應來看,證明適度授權能讓公司往更好的方向。

不只傳統產業,近8000名員工的國內筆電大廠宏碁集團,也遇到企業傳承、接班問題。

宏碁》IPO策略、多角經營留人才

2020年,董事長陳俊聖接班,當時宏碁筆電銷售額不斷下滑,轉型勢在必行。

陳俊聖為此提出IPO(首次公開發行)四大策略:建立平台、留住人才、拓展事業、增加價值。4年內成功養出12家IPO子公司,領域橫跨資訊服務、遊戲,以及智慧醫療、移動等,讓宏碁朝多角化經營邁進。

如今,宏碁市值翻倍,從陳俊聖初接班時的400億台幣,到現在突破千億。


宏碁旗下12家小金虎之一——宏碁資訊,營業額約70億,專注雲端、AI應用等軟體開發,在硬體起家的宏碁集團中,特別引人注目。

宏碁資訊2022年IPO,是台灣第一家具備微軟四大認證資格(CSP、LSP、MSP、ASP)的資訊服務商,「讓大家看到宏碁集團的軟實力,更希望未來,宏碁資訊所代表的資訊服務產業,能成為另一個護國神山,」宏碁資訊總經理周幸蓉強調。

陳忠仁觀察指出,企業在長大的過程,如何留住好人才,是重要議題。「宏碁分拆事業,是很值得參考的操作方式,」他說。

IPO策略不僅拓展宏碁集團規模與跨足領域,也讓宏碁走出企業經營與人才培育的新道路。

周幸蓉指出,陳俊聖上任後,要求12家小金虎總經理每兩週開一次會,進行經驗交流,分享各自的專案執行經驗,讓總經理們互相學習不同領域的管理心法。

除了總經理的經驗分享,周幸蓉表示,宏碁總部還設有企業顧問團隊,為總經理提出解決方案,讓他們可以專注在業務上。

這些總經理,其實都是IPO後從宏碁集團內部晉升,也解決宏碁人才「接班」問題。

因為過去宏碁被業界戲稱為「教育訓練中心」,許多人才進入宏碁多年,職涯發展停滯,多選擇離開到業界自立門戶,或是到其他高科技公司擔任高管。

而新實施的IPO策略,為公司員工找出更多舞台。「IPO促進集團內人才流動,讓大家有機會往上爬」,身為集團唯一的女性總經理,周幸蓉以自己為例,她曾是光華商場貼海報的小妹,如今也能站在台上,侃侃而談企業的發展願景。

IPO傳承策略,讓宏碁員工對未來有憧憬、目標,願意留在公司等機會,周幸蓉直言,「未來宏碁會有更多CEO產生。」

杰倫智能》AI賦能讓二代順利接班

傳產、科技業傳承,除了自己找方法,現在還能找AI幫忙。

杰倫智能科技全球業務總經理余常任,分享AI「輔助傳承」功能,幫助企業佈局、輔導接班。

余常任發現,現在接班的企業二代、三代,不只是從父執輩接下組織,更想承接前輩們做事經驗,大到時事判斷,小到工廠設備參數調整。

但如今產業環境跟上一代截然不同,接班人往往困惑,該怎麼快速在海外拓點?下一站要去哪?產業鏈成熟後,工廠必須往低成本地方搬,怎麼搬得更快、更好?

他直言,企業二代想要拓廠,不論是工廠地址還是設備,都很好處理,最難搬的,就是跟著前老闆兢兢業業30年的老師傅

過去人才穩定性高,工廠重大決策流程都靠老師傅支撐,但現在人才流動率太高,企業內有更多大學畢業生、中年就業者,甚至是機器人,「即便是機器人,也要老師傅告訴他怎麼做,」余常任強調,企業要傳承,老員工經驗不可少。

但老員工的經驗該怎麼傳承?余常任笑道,這些AI都能解決。

前一輩的經驗,其實可轉變成企業的數據資料庫。余常任舉例,企業可以把所有過往老師傅熟知的採購、貿易數據,打造成AI專家模型,分析過去公司貿易經驗,輔助接班人做決定

如果企業訓練出AI專家模型,幫助企業決策工廠拓點方向,也會讓企業更勇於冒險、開新工廠,更快把生產線做起來。

除了讓接班人更「無痛」接班,AI模型也能讓企業在人才招募上,事半功倍

「AI模型加上結構化資料,可以預測面試者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,」余常任舉例,104人力銀行資料庫,求職者的背景、學歷、證照,都可以拿來訓練AI模型,分析應試者各種特質,是否符合企業文化、職缺需要,老闆在挑選新進員工時,參照AI的推薦做決定,更能符合企業需求。

杰倫智能透過AI,把數據轉換成模型,因為能把企業經驗變成數據,傳承下去,有利人才賦能與企業傳承。「這可以減少很多世代交棒衝突,因為很多衝突是主觀認知不同所造成,」陳忠仁表示。

現今有愈來愈多企業,透過AI模型找到對的人。「AI是很好的賦能工具,更是讓二代順利接班的武器,」余常任強調,企業轉型、接班過程中,不只需要好人才、好團隊,更要有好武器,才能打出一場場漂亮勝仗。




活動完整報導請點我看細節